泰国军方开始移交阵亡柬埔寨士兵的遗体,而柬埔寨却一具泰国士兵遗体也拿不出来。移交地点在泰国四色菊府的崇萨昂边境点。 这种不对等的场面,把两边军力的差距暴露得明明白白。 柬埔寨陆军的战术,说出来能让现代军事迷咋舌。他们还在玩七十年代的轻步兵渗透,士兵背着AK-47,揣着几颗手榴弹,就敢往泰国边境据点摸。这种打法在当年越南战争里或许管用,放到现在简直是送人头。泰国军队的监控摄像头早就布满边境线,无人机白天黑夜地巡逻,柬埔寨士兵刚跨过界碑,位置就被标在了泰军指挥部的屏幕上。 泰军的哨所外面围着三层铁丝网,上面挂着震动传感器。柬埔寨士兵想剪开铁丝网,传感器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。紧接着,远处的155毫米榴弹炮就会按照坐标覆盖射击,炮弹落地的间隔比钟表还准。有回一个柬埔寨渗透小组刚挖好隐蔽坑,泰军的精确制导炮弹就追着坑的位置来了,整组人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。 柬埔寨士兵不是不怕死,可他们手里的家伙实在跟不上趟。重武器只有几门老掉牙的D-30榴弹炮,射程还没泰军的迫击炮远。想打伏击?泰军的装甲运兵车装着热成像仪,夜里能在八百米外看清草丛里的人影。柬埔寨这边连像样的反坦克武器都没有,火箭筒还是苏联时期的RPG-7,打在泰军的“魟鱼”步兵战车身上,顶多留个白印子。 指挥系统更是天差地别。泰军的营级单位就能调用卫星图像,连长手里的平板电脑能实时看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。柬埔寨那边还靠步话机联络,信号一受干扰就成了聋子瞎子。有次他们计划分三路突袭,结果中路部队走错了方向,另外两路等不到人,愣是在丛林里冻了一夜,天亮被泰军的巡逻队一锅端了。 不是柬埔寨不想更新装备,可军费实在太紧张。去年整个国家的国防预算还不够泰国买两艘护卫舰,能凑齐士兵的步枪子弹就不错了。泰国光从中国买的VT-4主战坦克就有五十多辆,还配上了无人机蜂群系统,这种代差根本不是靠勇气能弥补的。 柬埔寨士兵冲锋时吹着铜号,这种七十年代的冲锋信号,在泰军的电子监听设备里听得清清楚楚。他们刚跑出树林,泰军的“斯特瑞克”装甲车就横在了面前,机关枪扫出的火网密得像筛子。幸存者想往回跑,又被无人机投下的集束炸弹拦住去路,那种绝望劲儿,光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。 泰国这边也不是赶尽杀绝。他们每次交火都留着后路,只要柬埔寨士兵放下武器,就给条生路。可轻步兵渗透的打法,一旦被发现就很难全身而退。泰军的直升机在交火后十分钟就能赶到现场,医疗兵抬着担架救人,而柬埔寨那边连收尸的能力都没有,阵亡士兵的遗体只能留在原地,等着泰国军方安排移交。 崇萨昂边境点的移交仪式上,柬埔寨军官的脸涨得通红。他们看着自家士兵的遗体被抬下卡车,却拿不出任何交换的东西。这种无力感,比战败更让人难受。现代战争早就不是靠人多敢拼就能赢的,当一方还在用冷战思维打仗,另一方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,战场上的胜负从一开始就定了调。 柬埔寨不是没有明白人,可军队的现代化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的。从单兵装备到指挥系统,从后勤保障到人员训练,每一样都得花钱花时间。泰国光是边境监控系统就花了三亿美元,这相当于柬埔寨三年的军费总和。这种差距,不是靠勇气或者传统战术能弥补的,崇萨昂边境点的遗体移交,不过是这种差距最直观的体现罢了。
信源:环球时报